在很多人眼中,迪拜是沙漠中的“黄金之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富豪云集,似乎从不缺钱。然而,当你走得更近,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光鲜外表下,隐藏着一面鲜为人知的阴暗面。迪拜不仅仅是富豪的游乐场,更像是一个“金笼子”,充满了各种黑暗产业,许多非法活动在这里悄然扎根。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东南亚一些地区的黑产被打击,迪拜逐渐成了新兴的“黑产天堂”。大量从缅北和柬埔寨撤出的黑产势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将总部转移到这片看似自由开放的土地上。中国驻阿联酋使馆也在2023年发布过紧急提醒,警告中国公民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
那么,迪拜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缅北”吗?这背后,三股电信诈骗势力是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的?
首先,不能不提2022年震惊一时的一宗诈骗案件。南京一位宝妈在看到“高薪招聘”的广告后,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被诈骗金额高达580万元。追查其背后,发现操纵这一切的,正是迪拜当地的一个电信诈骗园区。调查显示,目前,迪拜已经形成了多个电诈聚集地,包括凤凰园区、永利园区、绿洲园区和华人聚集的DIP园区等。这些园区规模庞大,有的园区内就有上万名诈骗人员在运作。
其中,部分华人主管甚至控制着数千名“猪仔”,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骗取全球50多个国家的受害者。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如伪装成“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营造富豪形象,推销虚拟货币、理财课程,或者利用裸聊陷阱进行敲诈,月度诈骗金额动辄上百万人民币。最可怕的是,这些黑产的非法收入,大部分最终流向了背后更为隐秘的高层。
展开剩余78%为何这些诈骗分子纷纷选择迪拜作为落脚点?这与当地宽松的法律环境密切相关。迪拜的自由政策,为这些犯罪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信诈骗只是冰山一角,迪拜的黑产背后,还有更为残酷的现实——性剥削。曾有乌克兰模特公开控诉,称自己被以“模特工作”名义骗到迪拜,护照被没收后,被迫从事性服务,每天接待不同客户,甚至被拍摄不雅视频并上传至暗网。这些被迫工作的女性被称为“扶手女”,她们表面上看似风光,实则身心被严密控制。有些甚至被训练成“高端服务对象”,在暗网上被标价交易。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所谓的“移动厕所”事件,一些富豪出于变态的兴趣,进行极端的羞辱和暴力折磨,有的女孩甚至被当作“人肉烟灰缸”和“黄金狗链”,完全失去了作为人类的尊严。这些荒诞的行为早已超越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却依然在迪拜暗地里悄然蔓延。
电影《迪拜女孩》中也有类似情节,讲述一位南亚女孩被人贩子骗到迪拜,最终沦为黑产牺牲品。尽管电影是虚构的,但现实中类似的事情却确实发生过。
不仅成年人,儿童也未能幸免。迪拜的骆驼竞速曾经十分盛行,为了追求竞速速度,组织者专门寻找体重轻、年龄小的孩子作为骑手。尽管政府推行机器人替代儿童骑手,但仍有大量儿童被秘密使用。这些孩子不仅遭受暴力训练,还被强行注射激素,限制饮食,甚至有些孩子在训练中死亡。
这些黑暗产业背后,是迪拜庞大的外籍劳工群体。外籍人口在迪拜总人口中占比高达85%,其中大量劳工来自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地。这些劳工往往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住在无空调的狭小宿舍里,每月收入不足3000元人民币,却要工作12小时以上。有些劳工因中暑、饥饿或传染病死于非命。2017至2021年,迪拜每年都至少有5名印度劳工死亡,而2021年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700人。背后是那些被忽视的生命。
“卡法拉制度”成为了这些外劳的噩梦。所有外籍劳工的居留权都与雇主绑定,护照被收缴,行动受限,工资被克扣,甚至没有医疗保障和休息日。如果他们想离职或逃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工人即使遭受虐待,也只能默默忍受。
除了劳动力和性服务,迪拜还成为了全球洗钱的“天堂”。2024年,预计将有6700名高净值人群涌入阿联酋,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流入地之一。许多黑产分子通过房地产投资等方式,将黑钱轻松“洗白”。迪拜房地产市场占GDP的比例高达13%,却没有交易税、所得税,也不要求资金来源证明。购买一套房产,不仅能洗钱,还能获得居留身份,这对于急需“漂白”的犯罪集团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来自缅北的黑产势力,也在近几年悄然迁移至迪拜,继续经营他们的“黑金帝国”。在这座被誉为“全球最安全”城市中,真正感到安全的,只有那15%的富人。而剩下的85%外籍劳工,则生活在贫困、压迫和恐惧之中。对他们来说,迪拜不是天堂,而是一个无形的牢笼。
2023年5月,中国驻阿联酋使馆曾发布紧急提醒,警告中国公民注意有不法分子冒充使馆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由此可见,迪拜的电信诈骗问题已经变得严重,许多诈骗组织的总部,正藏匿于这座闪耀的城市高楼中。
随着全球黑产的加速转移,迪拜的宽松政策和监管漏洞,正成为黑产扩张的温床。如果任其发展,迪拜或许会变成下一个“全球黑产总部”,甚至可能比缅北还要难以根除。
发布于:天津市久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