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球少年”解约纠纷风波未止 青训合约引热议。一场关于青训的合约纠纷,让嗨球少年成为焦点。12岁的张卓毅是一名签约青训球员,2024年4月27日,他的家长与嗨球青训签订《青少年球员培训协议》,约定嗨球免费培养,张卓毅要在嗨球踢到18岁。自今年初以来,张卓毅家长多次与嗨球协商解约未果。之后,张母在网络上控诉嗨球索要18万元天价违约金。随后,嗨球提起民事诉讼索赔266万余元。
从18万到266万,这场争议引发广泛讨论。支持俱乐部的一方认为,球员免费接受嗨球培养后,想另投其他俱乐部而擅自毁约,缺乏契约精神,损害中国青训利益。支持张卓毅的一方则表示,签的是合同,不是卖身契,天价解约金法律也不支持。
山东省律师协会文化传媒与体育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焘表示,无论法院最终如何判决,本案都可能成为中国足球青训合约纠纷的一个标志性案例。这场纠纷触及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平衡青训机构利益与球员发展权益。
张卓毅家在西安,小学一年级时因兴趣参加学校足球社团,天赋被发掘。几年时间,他被各级教练推荐,从学校社团一路升至基层青训机构西安龙启足球俱乐部。2024年,一家中超豪门俱乐部的青训足校和嗨球同期向张卓毅发来试训邀请。张卓毅的父亲张晶最后选择嗨球,主要因为信任孙继海。张卓毅入选后,与父母一起从西安来到大连。张卓毅在嗨球一直是同年龄段中的主力,并在2024年底与贝克汉姆合影,成为高光时刻。
解约的导火索是训练问题。2025年春节前后,张卓毅因训练风格问题忍受不了教练的训斥。某次在场上犯错后,教练对张卓毅说,“如果不是你某位队友受伤,你一分钟的出场机会都捞不到。”赛后,张卓毅向父母表达了不想继续在嗨球踢球的想法。母亲周亚男透露,张卓毅同时遭遇骨裂、胫骨结节炎、髌腱炎等伤病,怕孩子再这么练就废了。此后,家长决定与嗨球解约。
双方谈判期间,嗨球方提出18万元解约金的要求,计算方式是“每天500元的成本”。张晶的心理价位是5万元左右。嗨球CEO奉余莽表示,双方的合同上有违约金数额,且“比18万更高”。周亚男提供一份录音,录音中嗨球高管透露“18万解约金已是最低标准”,因为张卓毅一直被当作主力培养,日常训练成本高昂。
2025年5月,双方谈崩。5月25日,周亚男在社交媒体发视频主动曝光解约事件。视频发出后,张家人被大量网友攻击、谩骂,张卓毅的训练被迫中止。为让孩子尽快拿回自由身,张家父母向中国足协提起仲裁。8月20日,嗨球方向大连市金州法院正式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卓毅继续履行合同,如违约将对张卓毅监护人索赔266万余元。
随着事件发酵,支持嗨球方的认为张家没有契约精神,损害中国青训利益。前国脚徐亮表示,嗨球免费培养这么久,如果孩子转头去了别的俱乐部,这对嗨球不公平。也有圈内人士为张卓毅发声。前国脚李玮锋表示,过高的违约金不合理不合法,青训目的并非赚钱。
据职业俱乐部大连一方前负责人石雪清透露,目前国内青训机构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将青训球员输送至职业队时的转会费。对于国内不多见的“全免费”培养模式而言,嗨球需要更多营收保持运营,球员转会方面的收入显得尤为重要。成焘认为,如果法院支持嗨球方266万元违约金的诉求,从球员和家长角度来说,用一纸长约和天价违约金锁定孩子未来多年的注册权,就像卖身契。但从青训机构的角度来看,如果判决嗨球方败诉,又会让众多青训机构认为家长和球员方违约成本太低,严重打击本就形势严峻的中国青训。
多位足球业内人士认为,案件背后的“解铃人”是中国足协。西班牙足球经纪人冈萨雷斯告诉新京报记者,欧洲主流足球强国对于未满16岁的青训球员,规定合同只能1至3年一签,保护青训球员自由身权利。目前中国足协并未出台关于青训球员与青训机构签约年限的规定。
由于这种现状,国内青训机构只能以“签约球员到18岁,然后直接卖给职业俱乐部收一笔转会费”的方式盈利。石雪清认为,张卓毅事件说明青训球员注册制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这背后既需要主管青训的足协出台青训签约年限的规定,又需要主管职业联赛的中足联严格监管各俱乐部的青训补偿发放,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对中国青训倾斜更多资源。
8月26日本是中国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对此案出仲裁结果的日子,但因为嗨球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国足协中止裁决程序。成焘认为,诉讼程序的启动和足协裁决程序的中止,代表张卓毅的自由身问题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解决,其训练和比赛势必会受到影响。自解约事件发酵以来,尚无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对接张卓毅父母,只有一个校园足球俱乐部询问情况,但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今年暑期后半段,张卓毅回到龙启足球俱乐部重启训练,近期加入学校初中部足球队。如今,他的训练强度和专业性下滑严重,并且不能参加中国足协旗下的诸多精英联赛。当问起是否还喜欢足球时,张卓毅回答:“还行吧。”犹豫片刻后又说,还喜欢,但“没以前那么喜欢了”。
多位足球界人士表示,能理解嗨球方维护契约精神和既定规则的出发点,但保证孩子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也同样重要。石雪清说,如今双方都骑虎难下,最后恐怕两败俱伤。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青训机构的悲剧,也是中国足球的悲剧。
久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