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肃霜
关肃霜在京剧界素以“奇才、怪才、全才”著称,文武、生旦、昆乱不挡,能演青衣、闺门、花旦、刀马、武旦,还可反串老生、文武小生甚至架子花脸。
虎美玲是通过电影戏曲片《铁弓缘》知道关老师的,而关肃霜是在1989 年虎美玲到北京“夺梅”时看到由她主演的一场折子戏后才了解到虎美玲的艺术的。
关肃霜
1992年的3月3日,中国第三届艺术节闭幕式在云南边陲昆明举行,文化部邀请到全国许多著名演员和歌手参加闭幕式的演出,除关肃霜外,还有著名歌星毛阿敏等,虎美玲也在应邀之列。
当虎美玲下机来到昆明茶花宾馆下榻时,关老师非常高兴地拉着当时身为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的手说:“我和美玲很有缘分,俺俩一见如故。前几年我在北京吉祥看了她的演出,特别是《大祭桩》折子戏,演得非常好,嗓子、唱腔、扮相都很漂亮”。
关肃霜
她还说要给虎美玲加工修改一出《庄周三试妻》的戏,说是很适合她演。
并且还说虎演的《花木兰》可以再提高一下,排出新东西,保留下来,这是优秀剧目,不能丢掉。
还说,如有机会她一定到郑州给虎排戏等等。她和虎美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语。
昆明是有名的春城,可那一年却一反常态,2、3月竟然下起了冰雹、雪雨。
关肃霜老师看很多演员穿得都比较少,衣裳很单薄,第二天一早就和副院长张树勇背着大包衣物来到宾馆。
关肃霜
关老师一进门就说:“美玲,听说你没带厚衣服,我就翻箱倒柜把我年轻时最喜爱穿的老箱底都拿了出来,你喜欢什么就穿什么,别嫌难看,挡寒。”
虎美玲是2月25日抵达昆明的,到了第三天2月27日,关老师约虎美玲和刘长瑜到家做客。
一下车她们就随关老师登上未设电梯的七层楼顶端,那就是关老师的住宅。
她和刘长瑜到七层已是气喘吁吁,而64岁的关老师却毫无疲惫之感。她风趣地说:“怎么样,你们不行吧,我早习惯了,每天‘七上八下’的,能锻炼身体。”
她咯咯爽朗的笑声,戏剧般的表情,使大家乐得前仰后合。
关肃霜
关老师把她们领到她的卧室,指给她们看了看她那简陋的家具和那俭朴的床被,又让她们看看她那早已病故的老伴——一位很有造腻的言派老生徐敏初先生生前留下的照片,不胜惋惜。
她拉着虎美玲的手说:“美玲啊,你正年轻,多排几个好戏吧。你们河南豫剧陈素真老师有东西,我演的《铁弓缘》上那些穿衣辫子功还是跟她学的呢!”
学习陈素真老师的艺术给她留下很深的记忆,在3月3日的演出前,关老又将这番话向孙玉菊导演强调一番。她说:“要想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就必须博采众长,要干一辈子,学一辈子。”
中午十二点的钟声催客人们人席就餐,她为客人们准备的是最鲜美的云南“过桥米线”。
餐桌的摆设可以看出她平时生活的俭朴。
虎美玲问她平时怎么安排自己的食宿,她说:“我吃饭很简单,平时也很想吃点什么,工作一忙就顾不上了。深夜演出回家,累得腰痛腿酸,有时一盘咸菜,几个花生米,二两白酒就是我一顿夜餐”。
一个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个操置云南省京剧院全盘工作与生活的老院长,就是这样长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关肃霜
关肃霜边吃边谈京剧改革:“我这次演出《盗草》一折中的内唱(注:指演员出场前在幕内的唱腔)本来很长,我怕观众不喜欢京剧这种老套式,三个字在里面唱了半天还不出来,我就给她掐短了。”
她还说:“美玲,我看你贴的皮球胆片子又省事又好看,给我做一副吧,我先谢谢您……”
她句句不离本行,又说又唱,手舞足蹈,就连一双竹筷子也成了她手中的万能道具。
老艺术家的一言一行,都给虎美玲留下极深的印影,让她一辈子受益匪浅,一辈子忘不掉。
虎美玲有幸和关老师在闭幕式上同台演出,但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第一次同台演出竟成了最后一次的诀别。
关肃霜
第三届艺术节的春城,人山人海,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团会聚在这里。为减轻大会组委会的负担,各地来的戏曲、歌舞团体,音乐部分由昆明文艺界担任,节目重新组排。关老师日日夜夜忙里忙外,把京剧院最好的排练场地让给虎美玲剧组,让京剧院的打击乐队重新学习河南豫剧锣鼓经。
关肃霜
在关老师和昆明艺友们的热情关照下,虎美玲在闭幕式上演出非常顺利。虎出场、一个亮相、一声高唱“花轿起三声炮花轿起动”,立刻引来满堂掌声。
然后,“疯姑娘”周凤莲左躲右闪坐轿的绰约舞姿又倾倒了无数观众。20来分钟的戏,赢得十三次掌声。关老师在幕后看着虎美玲的演出,直伸大拇哥。
关肃霜
关肃霜演的是她在《水漫金山》中的打出手,这是她的拿手戏,一生也不知演了多少场了,从未出过错。也许因前此为关照各兄弟剧团的排练过于劳累,也许是年事已高(毕竟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妪了),那天晚上的演出她竞出了两个错。
这对一向视戏如命的关老师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自己的,心中十分地不爽。
后台卸装时,她又听到的一桩事,更令她生气。
关肃霜
原来,此次凡参加演出的演员均有“劳务”,只不过戏曲和曲艺演员每人200元,而歌星的稿酬则高达2万人民币。
一向爽朗豁达、快语快言的关肃霜马上开口说到:“这不公平,要不给都不给,要给就得给一样,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经大家劝阻,她虽然暂时压下了火,可心里老是窝气。
关肃霜
到了3月5日大家的告别宴会上,关肃霜多喝了几杯,气又不打一处来,拿着酒杯跑到当时身为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的跟前说:“高部长来,咱俩干一杯。我有一句话憋在心里不痛快,我得讲出来,不然会把我憋死的。高部长,您说,歌星与我们这些唱戏的稿酬差距这么大,这是谁定的?衡量艺术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从小就练功,唱了一辈子戏,落下一身病,付出了多少,为什么比不上一个毛孩子……民族艺术就是这样来弘扬的吗?这叫人寒心不寒心哪!”关老师的话很得民心,结果劳务费是大家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关老还是消遣不了胸中的这口闷气,回到自己的7楼住处一个人继续喝闷酒……
直到第二天,即3月6日人们发现时,她早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关肃霜
虎美玲已经定了次日返程的机票,噩耗传来,她马上飞也似地跑向宝善街的云南京剧院。
副院长张树勇夫妇拉着虎美玲的手泣不成声说:“美玲,你可来了,昨天关老师还嘱咐我一定到机场送你回郑州,还要把她送给你的毛衫都带走,作个留念,还再三交代,让你今后一定再来昆明演出,关老师要亲自为你主持节目,真没想到今天她就……”
虎美玲疾步跑到关老师身边,她已被五尺白布遮盖了高贵的身躯。
关肃霜
她躺在鲜花丛中,身旁仅有一件遗物,正是昨天虎美玲赠送给她的一副化妆用的皮球片子(假发鬓)。
美玲站在关老师身边放声痛哭:“关老师啊,这副皮球鬓你连一次也没有用上,临终还放在你身边,我知道你的心思,你爱着戏曲,你丢不掉你的事业,你还想着晚辈呀……。
这就是虎美玲与京剧一代宗师关肃霜先生的一段往事,那是一段一想起就会令人痛心的往事……。
(注:节选于虎美玲画传《美玲·美伶》)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久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